2009年2月23日星期一

在美国看病--体会美式伪善面孔下的狡诈与贪婪

2009年2月12日,最终还是懒得再和保险公司纠缠,到邮局去寄支票,付了医院催要的两张账单,合计230多美元:仅仅因为我起了针眼,想着也去体验一下传说中美国医院有多么好而跑去参观了两位医生。(英语里看病叫“看医生”,真的很贴切:我就是去看了看美国的医生,病倒没怎么看好)

看医生的时间是2008年10月6日和10月8日。四个月的时间,和保险公司以及医院之间来来回回的信件和电话已经让我实在不胜其烦了(电话都是我打的,每次要排很长的队才能有人接待。保险公司和医院则只通过平信说事儿,虽然他们也有我的电话)。我是来学习的,实在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耗精力了,我又坚决地不喜欢欠着别人钱的感觉,所以,算了吧,自认倒霉好了,赶快了了这事,该干啥干啥吧。不过真的很感慨,当初买保险的时候那个利索!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就搞定了,现在要保险公司吐出来哪怕1毛钱,却根本不可能。

保险公司说还有一个200美元的一个单子,我给保险公司寄了邮件,说明我“没有在同一天看过两位医生”。这件事情还不知道要扯到什么时候。我的错误就是一条:轻信了出国前看到的新生手册上“有病还是要看的”这句话。

说说事情的经过吧。

美国法律要求,从入境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购买一定标准的医疗保险。我当然不打算违反所在国家的法律要求,所以刚到美国就按照学校提供的保险公司的信息,联系购买医疗保险。关于这件事现在已经知道了两点实事:第一,为什么政府要求必须买医疗保险:因为在美国看病实在是非常的贵,你不买保险,怎么能付得起?第二,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美国人(具体统计数字忘了,决对对得起“很多”这两个字)不买或者处于要求的标准以下。买车辆保险的时候专门有一条,如果你撞了没有保险或者保险太低的人,不论谁的责任司机还是要赔的,所以你可以买这个保险,让保险公司赔人家。当然这种人都是穷人了。

在这里我当然也是穷人。我买一年的保险,花了761美元。学校给学生购买的保险大概是470多美元一季度(一年超过1800美元)。我买的保险当然也符合美国法律要求的最低赔付标准了,据说还有人买到更便宜的,但是越便宜的当然待遇也越差了。所以学生手册上说的“有病还是应该看”这句话,恐怕是不包括我这种水平保险的。

可惜当初我不明白。来美国第二周开始起针眼,又过了两周也不见好转的时候,我就蠢蠢欲动了:“我也有保险,到医院去看看吧,也算顺便体验一下美国的医院,尤其是学校的医疗专业名气还很大”。于是,10月6号跑到学校的医院去看。

第一次在美国看病,感觉果然不同凡响地好!排了一个不长的队,出示了我的证件和保险卡,预约到十几分钟以后的时间,在附近晃了一会儿,就可以和医生见面了。医生见我之前,有个助理帮我测血压心跳,问问病史啥的,然后一边夸我“真健康”,一边填完表格,医生就来了。医生看了看我的眼睛,问了一些问题,又找来另外一个人帮忙看了一下,然后说让我第二天到另外一个眼科中心去看,还让她的助理帮我联系那边,又给了我她的名片说有事可以给她打电话。整个看病过程都在单独的房间,医生和助理都和蔼可亲,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当然,要是当时就知道这股春风价值100多美元的话,我一定多做些深呼吸的)。医生给我开了一种眼药水,我出来在药房等了一会,花几块钱买了药(这是当时唯一付钱的地方),整个过程没花多长时间我就出来了,然后和我的室友赞叹,确实和国内不一样啊!按网络流行语,就一个字:“赞”!

第二天眼科那边给我打电话说没时间,推到第三天,10月8日。这是另外一个地方了,也是另外的体验。我按照约定的时间一大早到了那里,发现人比较多(当然和国内比还是少多了),都坐在凳子上等。前台让我填表,好几张,挺复杂的,我必须参照字典,费了些功夫才把那些表格填完,然后交给前台坐着等。结果这一等差不多一上午都快过去了。

终于轮到我了。和上次一样的是,也是单独的房间,也是医生的助理。不过这次比较专业一些,不再是纯肉眼看了,而是我要把脸对着一个类似配眼镜前检查视力那样的架子,医生助理在对面用放大镜看。助理说,建议不要动手术,就自己在家里热敷,然后用棉签挤按眼睑,一天四次就行,还说前一次医生开的那个眼药水没用。因为我原来就是热敷的,所以有点质疑,助理有点不高兴,说去叫医生。医生进来就说,这个很简单,就这样处理就行,原来就是敷的次数不够。然后我出来了,这次感觉不怎么好,因为等了很久。

真正感觉不好的是,后来医院的账单寄来了,分别是110和120.5!后来保险公司的信寄来了,说我得自己付,因为没有收到我和医院提供的详细信息,然后我和保险公司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并且打电话给医院说明保险公司要什么,终于那边在处理了。后来又收到医院的催帐单,再联系保险公司,说等他们的信。等到信一看,还是我全付。再打电话,说保险合同上说,每件事情不超过150美元的话,我得自己付(这个在之前已经了解到了),如果同一件事情连续第二天去看医生的话,也要超过150以上的部分他们才可能考虑,而且一天不能看两个医生......

疯掉了。保险合同都是很长的,我原来看到过150自付的信息,他们说的这么复杂的,还真没注意,大概找了找没找到,决定放弃了,就当花钱买教训好了!(要不我咋老也不能致富呢,对钱的感情不够深啊!感慨一下)

个人体会总结(有点长哈,没办法,要想体会和了解表面以下的东西,就要花时间):
  • 难怪美国医生收入高。那真不是盖的,随便一看就是上百美元啊,心情好,估计态度也容易好了。我在这边的项目组,也有医生参加(跨学科项目),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还和我们大揭圈内黑幕。
  • 难怪美国金融热。保险当然只是一个环节。但是我看到的是,一方面有强制保险的保障,一方面保险公司千方百计推卸自己的责任,确保自己能赚钱。这次从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把美国人的贪婪做了一次曝光。他们在金融领域的所谓创新,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他们一直在向老百姓大肆鼓吹借贷度日、信用(超前)消费等,而背后的银行、保险等行业越来越大胆,越来越贪婪,才最终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风险爆发(关于这次危机怎么回事,自己可以在网上查,不需要学金融专业也能理解---而且学金融专业也不用学美国了)。危机的结果呢?长期受这种鼓吹所“教育”的美国人很多都无家可归,学校附近有个教堂,外面有一片帐篷区,你可以亲自体会。而鼓吹这一切的金融界领袖和精英们,依然过着天堂一样的生活,同时对美国政府试图限薪每年50万美元的政策愤怒不已。(不太懂,50万美元都不能保证“天堂”水准的生活吗?那我们这些人岂不是生活在180层地狱以下了)
  • 难怪美国人喜欢学法律。所有的合同文本都是法律术语,逻辑严谨,滴水不漏,总之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没商量。除非你也精通法律而且你是公司对公司合作,而不是个人对公司,否则难成对手。如果你的母语不是美语,那么更加没戏可唱了。来这里看到的美式骗局基本都是这样的。美国很少听说“短斤少两”之类的欺骗,但是类似新闻报道中国游客在欧洲换汇被“大小字”欺骗最后惊动警察这样的骗局,太多了。其实这不算骗局,但是常有人吃亏,这才是人家的高明之处。比如超便宜的大龙虾,不仔细看下面很小的字的话,不知道单位不一样。美国的公司号称有这种优惠那种优惠,可是如果你不知道,他通常绝不提醒你;美国卖场很多东西的优惠不是当场打折,而是要求你把标签和购物证明寄给原厂家,然后人家再给你退钱。知道为什么吗?很多人会忘记!或者想寄的时候找不到标签或小票了;美国的购物小票都会明显地提醒你,你因为优惠节省了多少钱。所有这一切,都让你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你是多买了很多东西。------这就是美式狡诈,你还没法说人家骗你了!
美国人确实擅于赚钱,不过一来他们赚的很多钱并非因为创造了价值和财富,而是因为把别人口袋的财富转移到自己口袋来了,二来他们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利用的是规则的制定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欺骗,所以损失了钱的人也没地方说理去。贪婪或许是人性中不容易去除的劣根性,并非某个国家的人所特有。和中国人利用不能见光的欺骗手段或者制度缺陷实现贪欲,最终一旦东窗事发搞得公司破产个人入狱或者流亡海外所不同的是,美国人的方法使得他们在实现贪欲之后,依然能保持谦谦君子的迷人笑容和风度,潇洒地生活甚至教育别人。

这是人家技高一筹的地方。(当然这段时间美国也不断发现真正的巨骗,但是他们只是一小部分,不能代表顶尖好手了。)

2009年2月22日星期日

运动过量

听说运动员圈子有一句话:一天不练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球对手知道。我已经快一年没打过羽毛球了,而且过去三年来,基本上每年也就在单位组织内部比赛的时候打一两次。----我这种情况怎么说?估计是“全球知道”了。什么?你不知道?现在不是知道了嘛!

学校有个健身中心,非常大,条件很好,有游泳池、篮球、排球、攀岩、壁球、网球、羽毛球等等,以及无穷多的跑步机和健身器材,还有很大的休息室,甚至有室内跑道。不过我只去参观过一次,一直没办会员卡。其实不算贵,对学校员工每个季度会员费不到70美元。只是对我来说主要的项目是跑步和网球,考虑到这里户外空气好没理由去室内跑,加上户外免费的网球设施也很好,所以就没理由去健身中心办卡了。那里对我只有一个真正的诱惑:羽毛球。

上周五终于找到打羽毛球的机会了,和几个在这里读书的学生约好下午去打球。买一次性会员费入场(5.45美元,进一次,这也是内部员工价),跑进去打了快3个小时才出来。之后,全世界就都知道了以下事实:
  • 基本上我只剩下89%的意识+61%的体力+59%的技术了。本来水平就不高,现在只能偶尔欺负一下老外了;
  • 我的61%的体力也抗不住这次的运动量。从健身中心到我的办公室所在的楼还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距离(车停在那里免费,学校的停车费还是超级昂贵的),结果走到半路,两条腿轮流大腿小腿抽筋,只好连揉带甩慢慢悠悠好不容易才回到车上,成为校园一景。大汗!(我穿的运动鞋也不合适,右脚趾还磨了一个血泡!)
回家以后赶快使劲放松,还好,第二天还能走路,正常去采购一周的生活用品。

总体感觉不错,马上就能办下个季度的会员了,打算趁现在时间灵活,经常去打打羽毛球了---当然不会每次打这么长累成这个样子,也不会向全世界广播了。 ;-)

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美国是不是天堂

前几天收到国内的一封电子邮件,其中为了表示对我的理解,说了一句“美国不是天堂”。

昨天看到网上一篇文章,作者是这段时间刚刚短期访问美国的,表达自己对“真实的美国”的感受,基本上和国内比差不多就是天堂了。

我开通这个博客,其实就是为了把我在这里的生活感受写出来,让国内关心我的朋友们了解我的一些情况,同时也能让不了解美国生活的人(或者自以为通过互联网和电影电视就可以了解美国的人)增加一些对美国的了解。

美国到底是不是天堂?初来乍到的和短期访问的人,多数人可能会觉得是,因为一切都太美好了;在这里生活学习几年的人,很多人都觉得不是,因为看到很多阴暗面;长期在这里生活,甚至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可能又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你了解的多少、深浅,你生活的社会地位,你所处的具体环境,你的经济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到你的判断。

我经历过短期访问之后的那种良好感觉,现在正在经历在美国生活学习的过程,所在的是美国大城市但不是纽约等超大城市,学习工作环境是美国名牌大学,打交道的主要是大学教授、工作人员和世界各地的学生,过的是收入低于学校最低标准但有自己有几年工作积蓄的生活,......我所写的,就是这样一种环境下的中国人的经历和看法。

我的经历和看法,当然也不能代表全貌。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美国不是像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糟”那么糟糕,但更不是像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认为的“美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现在还有些人认为美国就是什么都好,美国就是天堂呢)。因此,客观的结论应该是我们需要“拿来主义”,我们需要“睁眼看世界”,我们要虚心学习(尤其是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是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不要“全盘西化”(这次经济危机已经证明了,他们自以为是的东西也是靠不住的),我们在睁眼看世界的时候不能不带着会思考的脑子........

不好意思,整太多大道理了,还是脚踏实地,慢慢看我博客中的点滴介绍吧。;)

另外附上初到美国的那个中国人眼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其实是一块迎宾用的名为“天堂”的油画而已),他列了八个印象:
  • 每个人都对你微笑;
  • 到处都没人收费(观光景点、高速之类的);
  • 根本不堵车,而且绝对行人优先;
  • 没警察没保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去看病不用挂号不用先付钱不用身份证,医生态度超好;
  • 大学录取自由,美国公民一般免费,非公民只要交极低的保险就能上;
  • 超市收银条上会给出你交给国家的税,生活必需品免税;
  • 空气和环境很好,国民很爱国。
我并不打算通过我的经历来逐一反驳或证明以上这些,我来这里也不是干这个的。我只是想说,到美国走马观花的话,有且仅有这些感觉是正常的。不过生活在这里的话,你会看到光鲜外表低下也有一个个脓疮。

慢慢关注我以后的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