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星期二

找室友记之一:网络骗子

来美国的目的之一,是体验这边的生活。不过没有想到的是,目前体会最深刻的,是找室友。在这个过程中,见识了信息技术的作用,见识了信息时代的骗子,还见识了美国社会的很多平时不容易触及的方面。因为到目前还在继续找,所以先写第一部分。
找室友,就是找人和我一起租房子。这个房子,就是之前照片显示的那个,很漂亮,很宽敞,坐落在非常安静、漂亮的区域,而且相比学校附近要安全。这个房子可以住5个人,这样的话平均每个人的费用就比较低。
按说这么漂亮的房子和区域,价格上又相当有竞争力,应该很容易找到人来合租的啊。但是现在两个月过去了,我们还“四缺一”。这里面,就是我要讲的故事了。

第一部:“西班牙女郎”原来是骗子!
直接导致现在这个局面的,要归功于两个“西班牙女郎”。(打引号是因为这是她/他们自称的,谁也没见过,搞不好就是街上的那个小混混----想起那句名言了:“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9月上旬,两个“西女”通过电子邮件说要租这个房子,当时我们是“三缺二”,正好。于是就拒绝了所有其他来看房子的人,只等着两个西班牙人了。但是眼看快开学了,这两个人迟迟不来,说是寄出支票了,也一直没收到,我们知道的,只是美丽的故事:一个说正在德国陪着她生病的姥姥,一个说正在联络把家具和汽车什么的托运过来,等等。对这些美丽的故事我知道的不多,只听我室友说过一些,因为我是后来者,一开始没参与找室友的事情。
我介入的时候已经是9月下旬了,有一张支票到了,4250美元!这可比她需要交的一个月的房租加押金多出好多倍!因为当时这边还没有装网络,又恰好赶上周末,我在朋友家里,所以就负责和对方联络确定具体事宜。
西班牙人给我回的第一封邮件显得十分着急,说了两次“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并且要让原来与她联系的女孩(我室友)给她发邮件。关于这笔钱,说1500是付给我们的(还是比需要的多出一倍),另外2750让我们帮她付给一个货运公司,以便把她的家具和车运过来,而且这笔钱必须在24小时之内付出,否则货运公司会取消她的运单。最后还说让我们留200元油钱,五天后去机场接她。
一边感慨对方真有钱,一边感慨对方真信任我们,一边赞叹美国的信息应用确实深入,因为她说的那些转钱的金融机构等全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每个营业点以及他们每天的营业时间。于是我们安排好第二天去最近的点办理这些事情。
中间有个花絮。转钱的机构需要西班牙人提供的帐户等信息,其中有个类似口令的东西:测试问题“谁让我快乐?who make me happy”;问题答案就是我室友的名字。现在回头看,可真是有深意啊。

第二天,情况突变。室友去银行兑换支票,被告知这个支票可能是假的,如果要查也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我这个“互联网传话筒”立即给对方发邮件说明情况。这时候已经强烈怀疑对方了,包括我一再让对方留下联系电话以便紧急联系(你不是着急么?),但是对方始终没留。我给对方回信说了情况,并且“强烈建议你通过别的方式立即给货运公司付钱,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替你垫付”。
对方又坚持要和原来与她联系的室友沟通,一方面又不打电话,最后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Can you help me to make a Deposit of just $750 to the agent, so that he can continue with the Shippment and deliver the car and the furnitures to you, and later i can pay the balance when i arrive. Can you help me to do that. and then we can tell the bank to verify the check and pay you back the $750.00
Kristen.
(这封信的标题叫“Wipe away my tears and sorrows”,表演吧你就)

呵呵,先你一步就想到要出这招了,上封信我就说了没法给你垫钱,2750不行,750也不行啊。我回信说“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也很想帮助你,不过我现在真的没钱......”,呵呵,“想帮助你”不是实话,也不算撒谎吧,最多算外交辞令,“没钱”倒是真的,我的生活费还没寄过来,在这边买保险和付房租以及交押金,全靠国内的信用卡才没有赤字的。
之后的结果可以想象得到了:这个人再没有消息了,也没用我们去机场接她。另一个“西班牙女郎”也有一大堆的故事,但是我们发邮件说,见不到钱我们就不能再留着房子给你了,然后也没消息。
可是这时候已经开学了,大量找房子的人已经安顿下来,使得我们后面找室友的任务变得很艰难。

西班牙人怎么找到我们的呢?这就说到这边的信息技术应用了。美国有一个网站craigslist,可以按城市发布各类广告,卖东西、找工作、交友、论坛等等,能想到的事情这里都有。室友在上面发了找室友的广告,大家就都看到了。我自己当初也是通过这个网站找来的。后来我自己在这上面发帖子重新找室友的时候,发现这个网站会用非常醒目的方式提醒你谨防上当受骗、需要避免的情况等等,包括:
  • 警告。如果收到什么什么邮件,说明这是欺诈活动;
  • 防骗基本原则。例如必须当面交易、不要用XX银行转帐、假支票很多、不要购买需要异地运输过来的东西、等等(汗!我们的案例根本没什么新意);
  • 发现骗子报告给哪里;
  • 如何识别骗局;
  • 行骗方法示例(现在列了7类);
  • 真实的行骗邮件示例。
我问室友:“这些东西这个网站一开始就会提醒,这件事情完全被归为‘必须避免’一类的,怎么你当初都不知道呢?” 答:“帖子是找我朋友发的”。无言。

教训:每个人都要学好信息技术啊!


第二部:拜托,有没有没问题的美国人啊?(待续)
第三部:访问学者们难道和我们有代沟?(待续)

2 条评论:

Chen Fangdan 说...

嘿~~写得好认真~~
期待下篇~~~~

匿名 说...

哈哈哈,有意思,期待后续文章~